close

還記得三年前初到橋頭的時候,

那是大一的寒假,我獨自在高雄多留一個禮拜,

不為什麼,只是憑著一本「台灣的老火車站」,

一個簡單的行囊,和剛買不久的Sony T3,

出發了。





一下車,迎接我的是候車室的木條長椅,老火車站的特色之一,

站房的建築風格簡單,雖然少了木造車站特有的質感,

但受西洋化影響的迴廊和樑柱,仍可以看出歷史的痕跡。






沿著老街走,一幢幢洋式樓房,和閩式建築錯落在老街兩邊,

幽靜的街角慢行,是我專屬的小鎮步調。

有趣的是,老街保留了舊有的路牌,和現在通行的小綠牌一起,

顯得特別「德高望重」。


 





好不容易走到了橋頭糖廠,卻看到禁止訪客進入的牌子,

心想這也許是辦公區吧,便轉往糖廠藝術區,

沒去還好,一回來還差點要跑去收驚,

「這是什麼鬼地方!?」

這就是我對橋頭糖廠藝術區的印象。

其實這裡是以前糖廠員工社區,

從台糖販賣部(中山堂)一直到興糖國小的這條路上,

隨處可見的是日式木造房舍和防空洞,

還有以前的紅磚水塔、消防栓架、只剩兩隻石獅的神社遺址……等。






但因為是寒假平日的下午時光,

整條路上空無一人,該死的我又地毯式的走進每一條小徑,

從破了半片的玻璃看房舍內部,

還踩進一棟彷彿快倒的日式房舍中,

聽著木板「ㄍㄧ嘎ㄍㄧ嘎」的聲音,

想著這真是個拍鬼片的好場景,假如這裡有人上吊……

不知下一步會飄出啥東西!?

真是自己嚇自己。







後來又被一些裝置藝術給嚇到,

一直不懂為什麼這裡的作品都有一種詭譎的氛圍,

例如:

地上冒出一個女子臉,不就像燒給先人的紙人嘛= =,

樹幹生出一個乳房,一個小人吸允著,看起來好像養小鬼= =,

然後就是一些大螞蟻、大毛毛蟲、大甲蟲,


 
 


不然就是在快被落葉掩蓋的廢棄的水泥牆上彩繪,

雖然很有創意,但一個人處在這裡實在是需要莫大勇氣,

就這樣ㄧ圈逛完,魂也跑了七八分。









於是,橋頭糖廠藝術村在我心中留下一個「鬼片拍片廠」的名號。

另外,很有名的酵母冰棒居然是健素糖口味!?

讓我吃下去第一口馬上吐出來了= =,

堪稱是我吃冰史上最慘痛的一次經驗。



三年後,因為捷運的開通,我又舊地重遊,

很高興那顆紙人頭不見了,人潮帶來許多陽氣XD,

但相對的藝術村的作品都有些殘破,介紹牌都生鏽了,

還搬來之前在海洋之星展過的蜻蜓,

而捷運的開通真的有讓橋頭帶來商機嗎?還有待評估。



車站到老街也重新規劃了一個香草步道(自己取名),

紫色的鼠尾草(?)和小黃花點綴步道,很有氣氛。

不過站房現在是關閉的,所以都要從捷運站進去坐火車,

已經無法享受一出剪票口,候車室的木條長椅等待自己的感覺了。





不過,這次終於進了糖廠了,(那禁止進入的牌子還是在那裡= =)

五分車,觀音銅像,巴洛克建築,真是個適合外拍的好地方!

當然還有一些奇怪的裝置藝術。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糖廠湊巧碰到大愛電視台正在拍攝戲劇,

而且還看到了劉瑞琪耶!

(寒夜、深情密碼仔仔媽媽、海豚灣戀人張韶涵媽媽、像霧像雨又像風周迅後母)

很喜歡她哩!現在她都在大愛電視出現,還加入了慈濟,

可惜拍攝中只能遠望她。



其實橋頭是一個很漂亮的地方,

(千萬不要被我的陰陽怪氣文影響XD)

復古的很有味道,你看拍照多好看啊~





可是天黑後還是不要亂亂跑@@。

只是希望大家去橋頭不是只是要吃冰而已,

建議可以搭捷運到橋頭火車站,再沿老街往糖廠走,

參觀糖博館和藝術村,以美味的冰棒作結,

再從糖廠捷運站坐回家,

行有餘力,再到楠梓吃楊寶寶(都會公園站下車走約15分鐘),

或是在巨蛋站下車,逛逛瑞豐夜市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塔米周 的頭像
    塔米周

    Dr.Hana。

    塔米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