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束花蛤節觀光巴士導覽後,我們便在青帆村(舊名:青蕃村)散步,
青帆村是莒光最熱鬧的市集,所有的攤商、市場、餐飲及機關單位都在這裡。
以往繁華時,還有「小香港」的別稱。
其中最吸睛的便是這間「珍珍飲食店」,
手寫的招牌和木製的門窗,
斑駁的綠色門面讓他更加與眾不同,
尤其那窗戶的木板還可以一片一片卸下來,彷彿回到美好的舊時光。
可惜當日店家沒有營業,不然還真想嚐嚐西莒當地的古早味!
新舊風格建築,相映成趣,窄窄的巷弄穿梭著的是時代的變遷。
櫛比鱗次的屋厝中,但有些已經人去樓空,只剩下斑駁的門牌在此守候。
唯一有開的雜貨店。
青蕃泉,
正在想說這座泉還堪用嗎?就看到村民提著水桶來此汲水,
加上管線交錯,看來是湧泉依舊。
很想看看這裡理髮店裡面是什麼情形,可惜門扉緊閉。
這裡隨處可見一些軍事遺跡。
經國先生親民形象生動的浮雕在牆上。
以前青蕃村(青帆村)辦公處,現在已然變成居民的休閒空間。
現在的青帆村辦公處。
生鏽的燈,是否還能發出光亮?
新舊辦公處距離非常之近,今昔對比,別有一番趣味。
再往上走,我們來到了「山海一家」,這也是西莒的必遊景點,
其實在船靠港時,就可以遠眺到這一幢幢層疊在山坡上的寫著「山海一家」四個大字的白色建築。
白色的建築在藍天的襯托下甚是美麗。
它曾經是抗戰結束後,東海部隊的司令部,
後來國民政府遷臺,這裡也成為游擊隊的戍守之地。
民國39年韓戰爆發,美軍情報單位化名西方公司在此設立連絡站,
專門對大陸進行敵後情報及游擊工作,
在動蕩不安的時局下,「山海一家」在軍事上無疑扮演著重要的地位。
在山海一家眺望的景致。
最後,旅程該告一段落了。
那大大的「西莒」二字,不知迎送了多少旅客,但在西莒上的所見所聞所感,必會烙在旅人心底。
很多人來馬祖可能會因為時間和預算的關係而捨去莒光二島的行程,
但若有機會一定不能錯過東莒的療癒系美景和西莒的人情味啊!
西莒~再會了!
【卡蹓˙馬祖傳奇】系列文章: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