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月亮還在等著太陽來交班。
我們也趕緊起床準備,五點半寶玉姐就要載我們到碼頭搭六點的船,
如果這班沒搭上,可就要在東引多待一天了呢!
除了我和友人,還有其他房客,他們是專門來釣魚的,
滿滿的收穫還差點讓寶玉姐的箱型車裝不下。
 

於是我們這一群人兒,還有這一群魚兒,一起往南竿出發。
 


  隨著大船駛離,中柱堤上的感恩亭也越來越遠,直到隱沒了視線,我才走入船艙。

 


航程大約兩個小時,我和友人跑到販賣區座位上休息著,雖然昨晚九點多就入眠了,
但我還是抵擋不了滿身的倦意,在座位上呼呼大睡了起來。


快抵達南竿前,海面上出現混濁的漂流物,範圍還挺大片的,
有遊客問臺馬輪的人員,他竟說那是大陸流過來的?不過那究竟是什麼?仍然未解。
 


看到那「枕戈待旦」四個大字,便知道海風一路將我吹送到南竿了。
 


到了南竿,我馬上跟津沙文化村的老闆娘連絡,
他們和良健機車行合作,
所以來接我們的是開著計程車的機車行老闆, 
他為人很有趣,一路上電話響不停,他不斷嚷嚷「哎唷,好忙啊!忙死人啦!」
可見事業做很大!馬祖就是這樣,因為觀光業的發達,
會發現有些民宿都會兼營租車行或是餐廳,像這位大哥他開機車行,又開計程車,
假日人潮湧進的時候,一定忙到不可開交。
大哥載我們到他的機車行取車,填資料壓證件,我們便往民宿方向駛去。

 
南竿的路,我不得不說,我被嚇到了!怎麼陡成這樣?
尤其一開始就騎那翻山越嶺的中央大道,都覺得自己在玩雲霄飛車。

我們雙載又加上行李,深怕萬一馬力不夠倒退溜怎辦?
所以我整個神經緊繃,油門直催不敢鬆手,到了平地才可以喘口氣。
於是,在一陣顛簸和急下坡之中,我們撞見了津沙的美麗。

 

津沙村位在南竿的西南隅,是馬祖列島極西點。
原名「金沙」,因為沙灘經陽光照耀閃閃發亮而得此名。
這裡曾是南竿第二大村,昔日因捕漁而致富,街上各式商店煙館林立。 
後來因為漁源枯竭,人口外流,漸漸人去樓空、殘破凋零,
津沙村因此成為一座被遺忘的村落。
  
近年來馬祖積極發展觀光產業,加上北竿芹壁的成功例子,
政府不僅劃定津沙為聚落保存區,馬祖風管處也編列經費,著手修繕廢棄的古厝,
使這些百年古厝的風貌得以重現當年的風華。
而部分的古厝則規劃成民宿,也就是津沙文化村,
讓來南竿卡蹓的人,可以有別於以往的住宿體驗。



隨著們宿老闆娘的指引,走進古樸的巷弄中,來到了今晚的下榻處-津沙文化村。
民宿分為「古街客居」和「澳中民居」,我們住的是「古街客居」。
以前還有「觀海山居」,但現今狀況不明。
 



 
每每講到閩東風情的民宿,大家總會想到北竿的芹壁,但南竿的津沙文化村也毫不遜色!
以住的品質而言,我反而比較喜歡津沙,或許是因人少,晚上較安靜吧。 
 
 

 津沙文化村同時也是社區照顧關懷的據點。



漫步在巷弄中,新式的街燈和古厝,彷彿穿梭古今。







部分民居仍有人居住。很棒的鞋櫃吧!



「時勢造英雄,有老婆真好!」看到這個不禁莞爾,尤其留言者名叫「津沙種馬」。



怎麼有種來到眷村的感覺呢?



聚落中較特別的一間木造房屋。 



新舊門牌,告訴我們時光的故事。



靠近海灘的聚落,有一些工程,不知道是否又要蓋民宿?
只知道現代仿古建材仍然模仿不來舊有花崗岩堆砌的味道。

手工和機器打造的差別。







「津仁步道」,可以通往鐵板仁愛村,下次也可以騎單車來逛逛。



這裡也有天后宮,媽祖不愧是海港人家的信仰重心,
光一個南竿就有馬港、西尾、板里、津沙天后宮,而且各具特色。



靠近天后宮那邊,在社區營造之下,津沙聚落也被點上了新妝。





可愛的小石獅。



酒甕道盡了馬祖老酒文化。津沙文化村這邊也有老酒DIY的活動。



角落的裝飾造景。





津沙的特產店,看取名就知道韓劇魅力的發燒有多誇張了,
店內有魚乾、石花凍、老酒等當地特產,也可以試吃。



津沙海灘,傍晚金色的陽光灑落,就讓人明白為何原名「金沙」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塔米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